连云港市赣榆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连云港市赣榆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昆山:多管齐下推动全程全面机械化
发布时间:2024-01-12     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农网
   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紧紧围绕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目标,以乡村振兴“五百行动”为统领,以江苏省农机“两大行动”为指引,以“四分”研究为方法,从“装备发展、设施建设、组织培育”三维度,坚持“绿色化、智能化”两提升,显著提升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水平。

  粮“机”先行,突出农机装备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昆山围绕“耕种管收储”,构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保障体系。当地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措施,建成高标准农田15.53万亩,制定《昆山市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办法(试行)》,确保高标准农田“有人管、有人修”。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扩大了农机装备在粮食生产中的使用范围,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截至2023年,昆山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保有量近1700台(套),拖拉机、插秧机本地服务能力100%,建成粮食产地烘干中心(点)36个,粮食产地机械化烘干能力达100%,创新出台昆山市粮食收获装备应急保障项目,2023年小麦收割自给率达82%,水稻收割自给率达89%。

  生“机”盎然,特色农业“一业一机”有序发展。昆山市聚焦精品果蔬、生态水产等特色农产品,对特色农业基础建设进行奖补,持续推动“三高一美”(高标准农田、蔬菜基地、池塘和美丽生态牧场)建设,“三高一美”指数达96.5%,累计建成高标准池塘6.02万亩、高标准蔬菜基地2.33万亩、美丽牧场4家。通过“项目﹢基地”形式推动特色农业“一业一机”发展,先后完成省级特色农机装备推广项目3个、昆山市级特色农机装备示范推广项目3个,累计创建省级特色全程机械化示范园(标杆基地)4个、苏州市特色机械化示范基地14个。昆山通过聚焦解决果蔬小农户机械化生产难题,创新出台《昆山市特色农业机械化共享中心建设实施方案》,鼓励区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及农业经营主体创建特色农业机械化共享中心,开展特色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累计建设特色农业机械化共享中心3个,覆盖设施蔬菜面积500亩、梨园1260亩、桃园406亩。昆山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共建特色智慧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高水平打造高新区玉叶智慧农业产业园、陆家A﹢温室工厂、巴城葡萄无人化农场、锦溪镇长云村“菜篮子”工程高效农业基地等现代特色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构建附加值高、与小农户有效衔接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人“机”协同,坚持效率效益,共促主体培育。在2023年的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上,昆山农机手刘地参加农机驾驶赛项,最终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个人素质,获得了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全国农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自2012年起,昆山农机部门每年连续举办农机职业技能竞赛,包括农机驾驶操作技能竞赛、农机维修技能竞赛、机插秧操作技能竞赛等。通过竞赛,激发广大农机技能人员学技术、比技能的热情,促进农机技能人才的素质提升;搭建切磋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发现和挖掘更多的农机技能人才,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此同时,昆山不断加强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该市先后出台了《昆山市综合农事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方案》和《昆山市特色农业机械化共享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探索代耕代种、全程托管、特色农机共享等农机服务新模式,创建苏州市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5个(含省级2个),认定特色农业机械化共享中心3个。

  随“机”而变,点面结合提升绿转智改水平。2023年8月,昆山花桥天福基地的水稻田开展了一项尽显“科技范儿”的演示活动,一台航测无人机在水稻田上空飞行,同时对水稻田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上传云端进行自动分析,数架植保无人机在获取相关数据后进行精准变量施肥,这项技术就是无人机精准变量施肥技术。据了解,在昆山,航测无人机不仅被应用在施肥上,它还可以进行智能巡田,大幅提高巡田效率,使农户及时掌握田间作物长势差异。利用AI识别等技术还可以完成稻麦测产等智能分析,实现作物生长信息实时共享等,促进农机、农艺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近年来,昆山市农机推广部门紧抓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趋势,持续推动绿色智慧农机装备应用,加快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升级,推动农机装备入网上云、一码统管,截至目前,已经成功创建苏州市级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3个。下一步,昆山市农机部门将持续围绕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和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聚焦农机装备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助推昆山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