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赣榆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连云港市赣榆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以示范项目为引领 高质建设农田项目
发布时间:2022-12-05     浏览次数:     来源:

“十三五”以来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粮食产业布局,坚持生态绿色融合发展理念,有效衔接国土空间等规划,因地、因业制宜精准规划《连云港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简称十年规划)并稳步推进。我市十年规划主要特点是始终把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目标,以建设吨粮田为核心标准,进一步突显粮食主产区功能优势,通过市县联动、齐抓共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利用、高效率管理农田建设项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筑牢了乡村振兴之“耕”基。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401万亩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例达68.26%,良田网络既实现了小田变大田、农田变粮田、粮田变良田,又助力了田间道路通达率、灌溉保证率、农田宜机率全面提升,还带动项目区人均节本增收300元以上,土地租金亩均提高100元以上,粮食亩均增产100斤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增效提质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支撑作用强力显现。

此次省级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遴选,既是对我们工作成效一次检验,又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我市高度重视、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广泛发动,通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镇、村中仔细筛选、实地勘察,严格按照“规划合理、质量优良、生态和谐、形象突出、亮点鲜明、效益明显”的标准,优中选优、集中推荐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最终我市3个年度项目入选落地,东海县、灌云县、赣榆区各1个。

一、东海县房山镇寇荡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东海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努力克服新冠疫情防控、恶劣天气影响等困难,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不断夯实农田基础设施,为高标准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作出应有贡献。

2.2020年度东海县房山镇寇荡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集中连片、良田粮用.jpg

(集中连片、良田粮用)

东海县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财政总投资2.1825亿元,建设面积12万亩。东海县房山镇寇荡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位于东海县房山镇南部是东海县粮食主产区。项目区北至小朱庄,南临蔷薇河,西至小李庄,东靠寇荡大沟。项目区涉及房山镇的大穆村、寇荡村、双庄村、季墩村等4个行政村,总人口12020人,建设面积1.1万亩,总投资1925万元。项目新增泵站4座,衬砌渠道共14.55公里,农桥11座,涵洞201座,渡槽共10座,渠道节制闸5座,分水池9座,放水口554座,机耕路15.22公里,新建农田防护林面积12.5亩,并在全市率先利用招标节余资金建设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站。

3.2020年度东海县房山镇寇荡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监测点.JPG

(耕地质量监测点)

项目实施后,实现了项目区灌排设施配套、耕地质量优良、田间道路畅通、农田生态良好,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显著加强,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项目改善灌溉面积0.8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02万亩,项目区年可节约水量60万立方米。

4.2020年度东海县房山镇寇荡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整体形象掠影.jpg


(项目整体形象掠影)


另一方面,粮食综合产能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显著提升。水稻亩产由585公斤提高至615公斤,小麦亩产由440公斤提高至460公斤,玉米亩产由530公斤提高至550公斤,粮食年产量达1176万公斤,新增产量达65万公斤,年稳产增收达2917.85万元,增幅达6.55%,项目区群众纯收入人均增加149元,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东海县作为东陇海产业带上一颗璀璨“明珠”,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压舱石”。

5.2020年度东海县房山镇寇荡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田广场.jpg

(农田广场)

二、2021年度灌云县龙苴镇龙苴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灌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这一总体目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区域化规划、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专业化安装“五化”建设,较好地组织完成了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7.2021年度灌云县龙苴镇龙苴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jpg

(“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

2021年度灌云县龙苴镇龙苴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首批省级示范项目,建设面积1.2万亩,项目总投资2100万,新增和改善排水面积0.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4万亩,新建田间道路16公里,道路通达率平原地区达100%。其中拆建泵站3座,衬砌渠道15.775公里,生产桥8座、渠桥185座、涵洞125座、节制闸115座、渡槽12座、农门72座、放水口301座,田间道路15.932公里,新建农田林网8000株。

8.2021年度灌云县龙苴镇龙苴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渠首泵站.jpg

(渠首泵站)

项目全面推行砼防渗渠道机械化施工与现浇技术相结合,依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融合、集中打造田美乡村。

9.2021年度灌云县龙苴镇龙苴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打造项目标识标牌.jpg

(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打造项目标识标牌)

项目建成后,整体形象好、工程质量优、细部处理精、灌排效果佳、田间通达畅、生态保护美、富民带动强、百姓口碑良。农田驿站为群众提供了田间劳作休憩、农业知识科普阵、健身锻炼的好去处,是一道不可多得地靓丽农业风景线。

10.2021年度灌云县龙苴镇龙苴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驿站俯瞰.jpg

(驿站俯瞰)

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0万公斤,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384万亩,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长120万元,同时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三、2020年度赣榆区厉庄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赣榆区紧扣“维护绿色生态、强化精品质量、聚焦融合发展、服务现代农业”的农田建设新理念,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加强一体谋划,整合项目资金,着力打造生态环保、美丽宜居特色品牌。

12.2020年度赣榆区厉庄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品牌农田驿站.jpg

(品牌农田驿站)

2020年度赣榆区厉庄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2272万元,治理面积1.2万亩,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70亩。项目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行动,顺应美丽宜居、田美乡村发展要求,积极创新突破思维定式,立足镇村发展实际,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环境治理和水系连通项目资金共600余万元,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布局、协调推进”的原则,对项目区沿线沟渠进行清淤疏浚、岸坡防护、堤岸平整,清理垃圾杂物,建设生态护坡,增加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美丽田园”。

13.2020年度赣榆区厉庄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生产桥精美细节.jpg

(生产桥抹灰等细节)

在项目建设中,积极融入生态开发内涵,按照“项目公示、科普宣传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理念,在项目区规划设计农田驿站,并在驿站周围统一安装工程管护制度、管护公约和农业科教等标牌,科普宣传各类农业科技知识,同时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紧密结合,把赓续红色精神与建设精品工程同步推进,农田驿站成为项目区群众休整小憩、学习娱乐的好去处。

14.2020年度赣榆区厉庄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效节水灌溉.jpg

(高效节水灌溉)

项目建成后,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产出效益显著。项目区粮食亩均增产100斤以上,土地租金亩均提高100元以上,项目区农民人均节本增收200元以上,项目区受益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15.2020年度赣榆区厉庄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体化标识标牌+管护公约.jpg

(一体化标识标牌+管护公约)

示范项目为我市加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标志着农田建设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将以之为标杆,开阔眼界、克难奋进,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农业抓农业,与自然资源、水利、发改、财政等部门密切协作,强化上图入库年度项目“一张图”式管理,从优化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盘活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入手,在粮食产能、行业监管、资金投入、建管并重、生态建设等方面狠下工夫,“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开路径,“无计可施、筋疲力尽”抓落实。以示范项目为引领,通过整体推进、融合发展、科技赋能等措施,以点带面促进了整体建设水平提升,回应解决好基本农田“非粮化”、耕地“非农化”问题,把高标准农田这项民生项目建好、管好、用好,谱写好新时代鱼米之乡之港城新篇章。